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
1.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团队
大学生职业指导团队隶属于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团队负责人马雪玉,团队中共有教师12人,高级职称6人,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3人。团队教师共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奖励100余项,主持科研课题70余项,出版教材2部,发表科研论文70多篇,其中核心论文或检索论文30多篇;在河北省首届普通高校就业创业微课大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团队主要承担的《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通过“学堂在线”平台选课人次达10万余人,学生遍布全国36个省、市(自治区)。
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团队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团队隶属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团队负责人王承林,团队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6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7人)。2017年“单片机实验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荣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9年“地方高校‘教研创、校企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荣获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并建设有两门省级一流课程。
3.戏剧影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团队
戏剧影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团队隶属邢台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团队负责人陈志良。该团队学缘分布合理,年龄分布适中,职称结构较好。团队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项目为依托,坚持主流价值观引导,积极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并得到充分应用与推广,发表40多篇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教科研论文和20多项教科研项目。团队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应有贡献。
4.国贸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学团队
国贸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学团队是在原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团队基础上,遴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骨干力量组建。团队中高级职称8人,双师型教师7人,负责人为王军英副教授。团队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应用型转型发展为目标,对接政府、企业、行业,有效搭建深度合作平台,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产教协同”的育人模式。近五年来,团队获批河北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学校应用型课程立项建设5门,先后承担省级教改项目7项,已有多项教改成果在教学中进行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5.翻译实践教学团队
翻译实践教学团队隶属于外国语学院,团队负责人申玉革。团队专业化程度高,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和教科研成果丰富。近5年团队获批教改课题30余项,发表教科研论文和译文近百篇,主持或主讲各级各类一流课程8门,获得省教学名师、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社科成果奖二等奖、省高校教学比赛特等奖、省外语金课团队大赛一等奖等省市级荣誉和奖励60余项。团队发挥实践育人作用,打造四年一贯制分级分岗位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岗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为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贡献。
6.表演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团队
表演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团队隶属邢台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团队由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5人,多名行业专家联合组建,致力于通过“校企共建、协同育人”模式,培养高素质戏剧影视表演人才。团队与多家影视公司和文化机构合作,共建课程、开发实训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促进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通过校企互动,团队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打造“共育共赢”的育人新机制,为行业输送优质的表演艺术人才。